华遨软件信息化改造服装企业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公司动态
行业聚焦
专家观点
ERP百科
江西服装产业 多方创新联动迎接生产制造智能升级
类别:行业聚焦发布时间:2021-09-14 11:39:47浏览人次:

“现在市场形势火热,我们不缺订单只缺人,全年生产目标肯定能超额完成。”在近期召开的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一名参会企业代表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江西纺织服装行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51.7%。

目前,江西省已确立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5000亿元级的重点发展产业来打造。然而,要打造服装大省、强省,江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破人才瓶颈,推进智能制造,在设计和品牌上发力,加速实现转型升级,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江西服装,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记者先后走访了省内重点服装企业、相关高校和服装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探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破解之策。

江西服装产业 多方创新联动迎接生产制造智能升级

地校联动,产业升级迎来“化学反应”

今年6月,一场主题为“映山红”的牛仔时尚发布会在于都县举办。这么一场颇具新意的时尚发布会,为什么会在赣南的于都县举行?实际上,于都县已是我省近年来发展势头最好的服装大县之一,全县拥有近3000家服装企业,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超50%。产业规模做大后,研发和创新能力成为该县亟须突破的短板。为此,于都县加大了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力度,与江西服装学院一起成为我省服装产业地校联动的先行军。

拥有在校生1.3万人的江西服装学院,是全国最大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办学30年来累计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今年3月,该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2个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做大做强江西服装产业,人才是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江西服装产业在生产端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在人才培养上底蕴深厚,地校牵手深度合作期待能够产生有效的“化学反应”,成为我省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助力。

江西服装产业 多方创新联动迎接生产制造智能升级

产教融合,加快补齐品牌和设计短板

江西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之所以常年青睐“孔雀东南飞”,这还得从我省特殊的产业结构说起。江西是服装大省,却不是服装强省。省内数量众多服装企业普遍以代工贴牌为主,普遍盈利空间小、抗风险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和服装设计能力不足,因此也难以为专业人才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产业链补链、强链已成当务之急。而品牌和设计则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

当前我国服装消费市场呈现出小众化、个性化需求特点,我省众多中小微服装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追加设计元素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从而推动产业经济规模倍增。同时,抓住直播带货成为服装行业风口的机遇,鼓励江西的产业资本主动与本土设计师品牌结合,将我省服装产业的加工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经济优势。

江西服装产业 多方创新联动迎接生产制造智能升级

创新联盟,联合攻关打通智能通道

在补上品牌和设计短板的同时,在江西纺织服装产业的传统优势——制造端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人力资源供应长期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迅速做大总量?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机器换人”,升级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AGV智能机器人灵巧地穿过车间,将一大筐800公斤重的服装面料“背起来”,在各个生产线之间穿梭运输……这是南昌市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众拓制衣的5G+智能车间里的一幕。在升级智能制造后,该公司产能增加了30%以上,高端服装合格率从50%提升至90%。

受国外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大量订单回流国内,江西服装行业明显回暖,企业订单充足。而在传统的服装产业聚集区青山湖区,近年来以众拓制衣、东申制衣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开始发力智能制造,提升成衣质量、缩短制造流程、节省人工成本。

同样在于都,通过出台补贴政策,智能制造升级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龙头企业赢家时装2018年投资5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15条全国领先的女装全渠道个性化定制智能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了20%,管理成本降低了70%。

推动智能制造提档升级,需要服装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企业以需要为导向,形成创新联盟,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江西服装学院今年已加入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或培训基地。薛家宝建议,我省也应及早动手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筹建服装智造产业学院,通过成立高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组成的产业学院理事会,搭建产学研用结合的纺织服装科学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我省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多服装行业资讯和前沿应用软件请点击查看。

Copyright © 2001-2023 广州华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微信咨询
登记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