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毕竟是新事物,是革命性工程,需要探索,需要积累。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单位支持和参与,智能技术自身建设也需要改进、完善和优化。
下一步,推动服装智能制造,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体”和“用”的关系
借鉴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来说明服装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二者的关系。智能制造的实质还是“两化融合”,服装制造是主体,是根本,是基础,信息技术是手段,是助力,两者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的关系,服装制造和产品不因信息技术的融入而发生质的变化,只是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的改善、优化和提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应和服务服装产业的发展,不能反客为主。
二是“软”和“硬”的关系
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我们重视硬件装备的思维由来已久,在智能制造上一定要注重整体性、协调性,要“软硬兼施”,前后协调,要注重服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开发应用,更要注重服装设计、制造和人体测量等软件工具的开发,同时要下力气做好服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规范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硬件和软件要两手抓,不可偏废,两个方面都要出成效。推荐阅读:《智能制造大方针下,系统软件助中国制造向高质量发展》
三是“虚”和“实”的关系
智能制造也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在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中数字化是支撑。我们如何把服装行业每一项技术、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设计、每一个装备都转化为数字,如何把设计、生产、订单、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数据进行科学采集、分析、感知、适应,甚至实现自我决策,如何把传统思维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转化为虚拟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来指导工作,如何推进服装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问题,这些转变无论是从我们的思维习惯还是从技术层面都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四是“大”和“小”的关系
在推进服装行业智能制造的改造应用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切入方式和介入时机都是不一样的。大企业可以先行先试,“以我为主”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怎么办?中小企业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借助外力。中小企业智能化升级这个市场非常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有用武之地,作为联盟更要充分利用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成果,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作模式,有谋划,有布局,有作为。
五是“新”和“旧”的关系
我国已形成全世界最完善的纺织服装工业体系,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在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法宝时,投资新装备实现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没有问题,但数量庞大的存量产能的智能化改造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才是最大的,这项工作最值得去做,我们不能“喜新厌旧”,要下大力去“旧貌换新颜”。
六是“内”和“外”的关系
当前智能可穿戴产品成为时尚热点,我们在智能纺织品、智能服装上的突破和攻关要抓紧。将纺织品服装制造技术与芯片、传感器、电子产品实现跨界融合,我们应主动作为,在纤维新材料、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上与上游和外界加强合作,在智能服装产品开发上尽快实现突破。
大家都知道,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新形势下,创新和应用新技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以应对人口红利的减退,这是服装行业顺应大势的必然选择。中国服装协会对制造强国战略的把握,对国际产业格局调整的判断,对新一轮科技变革的认识,对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非常敏锐,非常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