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企业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的一个核心系统没错,但它不可能覆盖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领域。如果ERP的作用被过分描述,或者企业对ERP有过高的期望,甚至超出了ERP的能力范围。殊不知ERP甚至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内部运营所需要的信息化的需要,更不必提与企业运营相联系的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
这就如同对一台电脑来说,CPU可以说是它的核心,但是纵使你给你的CPU配上了高性能配置,如果你的主板却只能支持300MHZ,你的内存只有128K,你能期望它跑得有多快?
现在有很多企业对ERP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为ERP就是企业信息化。看一看ERP产生的历史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它的含义。ERP是从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MRPII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它主要完成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企业的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仅有一个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如果不能与提供整合上至供应商下至客户的信息,那它势必要成为一个信息孤岛。这就是ERP要解决的问题,根据Gartner Group 对广义ERP的定义,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要“管理整个供需链”的系统。
从技术上说,ERP具备内部信息集成和外部信息集成的技术,只是在实现上,ERP主要侧重于内部集成,但不管怎么说,ERP是在企业管理的历史上第一次将生产、库存、财务、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等信息整合在一起的系统,在此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也好,生产计划系统也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销存系统也好,都只是涵盖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某个方面,从这一点来说,说ERP是目前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ERP将原先主要应用于制造型企业的MRPII系统扩展到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如物流业、服务性行业,也是一大进步。但是,只是对于仍然是ERP的主要客户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它在某些方面的改进就显得有点薄弱,譬如生产管理、譬如质量管理。这也是文章开头说ERP甚至不能满足企业内部运营做需要的信息交流和分析的一个原因,以制造业为例,一个制造型企业的运营至少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如图一所示):
其中,“计划”和“生产”是一个典型制造型企业内部的两大重要运营过程。ERP在计划层能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计划,但是对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品产出时间的生产层,目前的ERP却没有任何可以联接、监控生产现场的功能,这是ERP不是万能的的一个体现。
现在针对制造型企业的信息整合,有一种新的理论——E-manufacturing,E-manufacturing的意义要远远超出E-的字面含义,它强调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整合,是从工厂底层设备各个方面一直联接到客户的整个企业的系统集成。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说,E-Manufacture强调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组成一个实时的知识库,以备在需要时能够被快速的调用,这样就能很好的应对当今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挑战。
E-manufacturing的三个核心是ERP、MES、SCM,ERP保证企业上层信息和资源的整合,MES实现对生产现场、生产质量的管理,以及与上层应用系统的沟通,SCM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但是光是实施了这三个系统也还是不够的,E-manufacturing强调的是信息和数据在这三个系统之间充分沟通和共享。所以说ERP还将会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反而因为错误认识而导致它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总的来说,ERP和其他系统有效整合后,可以帮助你的企业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这里可查看《华遨服装ERP系统与内部控制整合全解析》的相关介绍。